2022年5月19日 星期四

細緻度是效果的好朋友

 臉書跳出十年前自己的舊文,經過這些年的驗證,只能說老前輩

的心得不騙人。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以前治不動,現在治的動,

是因為多會了神奇的招式嗎?其實只是把以前就聽過學過的法門

用的更細緻而已,每日每日要求自己把以前還不夠深入了解的細

節弄懂弄清。廣博學習很重要,人盡皆知;淬煉所知以求精粹,

也很重要,但易忽略。


為大於其細,圖難於其易。天使魔鬼都藏在細節裡。


-----------------------------------舊文-----------------------------------

晚節漸於醫律細,岳美中先生強調「入細」方能絲絲入扣。


同樣的,武禹襄先生也說: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

槍家吳殳在論槍之六品更是將「入微」列為僅次於神化的第二品。


不同領域的大師都這麼說了,難道不是在提示說除了廣博的學習

更要回頭仔細的檢驗所學是不是有粗疏、摸魚混過去的地方嗎?

入微入細才能使平易之理、常見之藥發揮出魔術般令人驚豔的療效。



2022年5月15日 星期日

腦麻(CP)治療記錄-2019.5.4

 腦麻(CP)治療記錄

靈慧的小妹妹陪媽媽來看診幾次,可能媽媽覺得我和愛觀察發問的她互動還不錯,開口問了我腦麻的處理,並提及以前針過頭皮針和下肢膀胱經,但妹妹覺得太痛,進步沒很多,後來就沒針了。

聽到前人跌倒在前,尋思可能要換條路走,檢查後跟媽媽說之前醫師的做法是常規療法,通常效果不錯,不過妹妹的脈象還滿多不平衡的地方,如果是我針的話,會先調整脈象,之後才考慮加入常規針法,這樣針通常比較不會痛。

媽媽聽完露出可接受的表情,妹妹則補充說:不要再說頭皮針了,我會怕。

我趕緊說叔叔不會讓你針痛痛的,並拿出貼紙安撫。

幾天後媽媽陪妹妹來診,檢查妹妹的左下肢張力較大略呈內收、半彎曲、內旋之型態,同時脈象呈現:雙寸浮弦、右關沉、左關浮濇數,按之似無物。跟媽媽解釋我認為是肺心表氣有滯,土虛木搖,再跟妹妹約定好用小朋友專用針,只能針4針,配合呼吸把痛痛吹走。用了列缺-瀉(R)、陽谷-瀉(L)、足三里-補(R)、太衝(L)。媽媽念故事書讓妹妹安靜留針。

一週後回診,媽媽表示當天回去妹妹覺得腳有變輕,做復健時,老師也表示內收肌張力有變小,我跟媽媽解釋針灸效力約1-2天,可以的話,一週針2-3次較佳。妹妹立刻補充說:不是2天,是2.5天,我的腳有變比較輕了。

當天針了6針:列缺-瀉(R)、陽谷-瀉(L)、足三里-補(B)、行間-瀉(L)、曲泉-補(L)

兩週後回診,妹妹覺得這次腳輕了一週,復健時張力也比上週下降。

針6針:合谷、列缺-(R)、靈道-(L)、足三里-補(R)、行間-瀉(L)、曲泉-補(L)

小朋友臟氣輕靈,針一次的進步扺得過大人針好多次。

期待下次回診時能再有進步。


------------------------------------

20220515後記

小兒臟氣輕靈,隨撥隨應,不管用針或是用藥,只要能明辨病機,針對病機糾正,都能得到不錯效果。臨床上會視各別情況決定最適合的治療策略,或是純藥,或是針藥並行,或是純針,總之以小兒能接受,家長心力時間可負荷為主。

當然中醫治療時,原本的復健訓練也宜繼續。只是建議給中醫治療多點次數時間,如果能夠針灸治療和復健佔比各半時,相信能讓復健進步速度更快。

小兒病機轉變速度比大人快很多,能針對病機轉變隨時調整治療手段,進步之快讓人嘖舌。不建議只是單純的AB兩組穴組或是方組交替使用。這樣的話,即使穴組方組良善,但穴藥不應證,容易踢到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