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百症賦「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試解



針灸名歌訣中,百症賦有提到「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實際上在說什麼呢?

名醫家呂景山醫師的見解是:「諸凡外感證,證屬外寒內熱(即寒包火)者為宜。治盜汗時,宜審內熱為患,還是陰虛之故,此組對穴,以治內熱盛者相宜,若陰虛者,宜加太溪穴,以滋腎養陰,清熱退熱。」認為是外寒內熱時使用。

不過參看百症賦的其他文句,如「濕寒濕熱下髎定」、「中邪霍亂,尋陰谷三里之程」、「陰郄、後谿,治盜汗之多出」、「陰陵、水分,去水腫之臍盈」可以看到,如果是有針對特定病機的穴組,文句中會直接指出病機,而如果沒特別提到的,就常是泛用性的穴組。而「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並沒特別指出病機,所以我認為這是泛用性的穴組,是用來處理體內陽氣分布不均所引發的怕冷發抖。讓我們先看單穴,再看配合起來怎麼產生這效果的。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以中醫角度觀察偏頭痛(Migraine)症候推論中醫證型治則



中醫治頭痛,先排除腦動脈瘤及腦腫瘤等可能性後,主要依病史、面色舌脈症、理學檢查等資料來分析病源病機以治之。並不特別依現代醫學定義的偏頭痛、張力型頭痛、叢集性頭痛等分類來治療。但為偏頭痛所苦民眾極多(台灣估約17萬~150萬人),故整理偏頭痛相關資料,試以中醫角度觀察,分析較可能病機,以便臨床時能迅速分析診斷用藥。

因為現代醫學資料,缺少中醫重視的面色、舌脈、便溺等資料,所以推論出的證型謹供參考,實際仍以四診、病史合參所得病機為主。以下會先以西醫資料為主綱,中醫眉批為次,爬梳資料,最後才作出結論。

------------------------------------------------------------------------------------------

偏頭痛(Migraine),就是只影響單側頭部的劇烈疼痛,通常伴隨著噁心、嘔吐、畏光等症狀,可能持續數小時至數天不等。常是一種「搏動性」的頭痛,也就是說會有像血管搏動的規律性。雖然通常痛在頭的一邊,但是痛也常出現在前額、兩側、頭頂、後頭部及眼眶後方的地方(肝經…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患者經常有惡心、嘔吐的現象,並且會怕動、怕光、怕吵

臨證指南醫案-陰虛一則(先賢葉天士著)

日前見學長分享,感葉天土醫理及文筆之佳,特錄之於下。

------------------------------------------------------------------------------------------------------------- 

#臨證指南醫案

某 陽津陰液重傷。餘熱淹留不解。

臨晚潮熱。舌色若赭。頻飲救亢陽焚燎。究未能解渴。

形脈俱虛。難投白虎。議以仲景復脈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