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名歌訣中,百症賦有提到「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實際上在說什麼呢?
名醫家呂景山醫師的見解是:「諸凡外感證,證屬外寒內熱(即寒包火)者為宜。治盜汗時,宜審內熱為患,還是陰虛之故,此組對穴,以治內熱盛者相宜,若陰虛者,宜加太溪穴,以滋腎養陰,清熱退熱。」認為是外寒內熱時使用。
不過參看百症賦的其他文句,如「濕寒濕熱下髎定」、「中邪霍亂,尋陰谷三里之程」、「陰郄、後谿,治盜汗之多出」、「陰陵、水分,去水腫之臍盈」可以看到,如果是有針對特定病機的穴組,文句中會直接指出病機,而如果沒特別提到的,就常是泛用性的穴組。而「寒慄惡寒,二間疏通陰郄暗」並沒特別指出病機,所以我認為這是泛用性的穴組,是用來處理體內陽氣分布不均所引發的怕冷發抖。讓我們先看單穴,再看配合起來怎麼產生這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