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痛風食物中醫觀點&期刊文獻回顧摘要


(圖片取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蕭醫師的文獻回顧文章中,斷開了植物性高嘌呤食物與痛風多年的錯誤連結,讓我想簡單說說中醫的飲食觀,並與文獻回顧相印證。

    中醫的飲食觀念中「多元、均衡不過度」是最核心的概念。
平常飲食只要能把握這個簡單的原則,痛風及各種慢性代謝疾病就不容易找上您了。飲食如果偏向一極,則容易產生疾病。肥甘厚味過度,似乎讓人尿酸高痛風作,但若餐餐清如水,卻也會讓人身體虛寒,體力不佳、神疲懶言。


    痛風在中醫觀點中,主要是過食肥美導致脾胃濕熱痰瘀痺阻經絡所致。這次文獻回顧所總結的概念,其實與中醫向來認為的概念一樣,「大魚大肉、肥厚味、膏粱醇酒、辛辣炙煿」的飲食,才是容易引發痛風的主因。在非醫書的古書《韓非子》中也可見到相似的概念:「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


    簡單說,愈可口愈肥膩愈滋補愈高溫烤炸的食物配上酒精愈容易讓你尿酸高(熱炒店易出現的組合)。清淡爽口的食物,即使是被標示為高嘌呤(eg.蘆筍、木耳、金針菇),也不會提高尿酸值。大豆製品一向不是肥甘厚味,所以也不會提高尿酸值。而香菇這項我個人想法和原文有點不同,鮮香菇吃起來只是清淡鮮美,提高尿酸的風險較低,但乾香菇食之已近肥甘厚味,所以提高尿酸的風險還有的,特別是菇柄蒂頭的部分更是要小心。

------------------------------------------------------------
文獻回顧文章摘要:

有些過去認為的 「高尿酸食物(eg.大豆)」 根本不會引起痛風
尿酸7成是由體內製造合成,食物攝取的嘌呤只佔3成
嘌呤分好幾種,不是所有的嘌呤都會形成尿酸

尿酸濃度不是越低越好,尿酸是身體裡面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工具,過低恐引起失智和巴金森氏症

大豆製品和綠豆紅豆等製品不但不會升高尿酸,還與較低的痛風風險相關,而蛋奶素者的尿酸濃度在全部素食者裡最低。而攝取較多海鮮和家禽絕對會痛風。

與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有關的三類食物
1.酒精,包含烈酒和葡萄酒
2.果糖,含糖飲料和汽水(果糖的新陳代謝會產生尿酸鹽作為副產物)(ps:食用過量的水果也會獲得滿滿的果糖喔)
3.全部的肉類,尤其是海鮮,其次是牛肉,豬肉,羊肉和家禽

燉,煮,和炒(stew, boil and frying) 降低尿酸的濃度

大豆製品和香菇,在急性期還是少吃點,平常適量攝取是沒有問題的

總結:
所有的肉吃多了,尤其是海鮮和內臟,都會升高尿酸
任何酒精和果糖都會增加痛風機率
適量攝取豆類和香菇不會升高尿酸
攝取乳製品,咖啡,櫻桃和維生素C可以降低痛風機率




想看更詳細的文獻回顧請點下面蕭醫師的原文連結:

文獻回顧:植物性高嘌呤食物不會引起痛風,我們誤會了幾十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