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初女性,自述一年前拔牙後,腫脹疼痛服消炎藥二月餘,期間下巴僅能微開合。之後功能大致恢復,但仍時感緊繃不適,時常小發作,頗為惱人。 求診前兩日,忽然痛甚,右 TMJ附近 肌肉 痙攣疼痛 關節活動障礙 局部按壓疼痛 放射痛至顳側及側頸部,難以吞嚥,頭痛如同感冒時頭痛感,服止痛藥無效,痛勢愈作,不知如何,想起腰痛曾針灸好,故試著求助針灸看看。
觸診時,頰車按之不痛,天容穴反倒輕觸即拒按,SCM條索狀按痛。切脈時左關浮取弦中取滑弦濇數。左中渚外關按之酸軟。
動氣10分後,回饋不適已剩2/10。
二診時,自覺改善良多,僅頸部仍微緊,心情大好,順便把老公也抓來針。觸診時,肌肉緊繃感皆減輕許多。切診:雙關左尺浮弦,左商丘按之酸軟。
布針: 右昆崙 左商丘 左外關 左中渚 囑其動氣療法,針後頸部馬上鬆解。
思考:聽到TMJ痛,第一想到頰車,但此例卻痛在天容,診脈發現左關獨異,考慮到肝主筋,三焦經也有經過此處,故以肝經和三焦經施治。
而患者提到有感冒時的側頭痛感,脈象浮弦,痛在天容穴(SCM前側),跟牙齒比較相關的頰車下關不痛,此次疼痛很有可能是姿勢不正,肌膚受寒引起的SCM痙攣痛,而跟拔牙無關。
其實直接鬆解SCM激痛點 或是起止點應該也可良效,只是患者只要針接近頭頸部,不管是扶突還是氣舍 完骨就一直畏縮,只好放棄局部取穴。
靈樞.經筋:
手少陽之筋....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
足厥陰之筋..絡諸筋
二診時,脈象又有變異,故治亦隨之,以脾經、膀胱經、三焦經施治。膀胱經主要走後面,但經筋也有經過前面和側頸部。
靈樞.經筋:
足陽明之筋...其支者,從頰結於耳前
足太陽之筋...其支者,別入結于舌本..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結於完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