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頻尿好煩人-針治肝經改善一例。

      一名常患腰痛的女患者因工作高壓緊湊,常須憋尿,於日前暴發膀胱明顯不適,自述經教學醫院西醫中醫聯合協助後,不適感已由最高的10分降為9分,但仍為頻尿、尿急難忍所困擾,最甚每半小時須解尿一次,解時亦相當不順暢。

求診時我解釋說:「你的症狀,頻尿、尿急、忍不住,就是現在常聽到的膀胱過動症。以中醫角度來說,和膀胱、肝、脾、腎等臟腑較相關。」

查完脈象與問完病史後,我解釋道:「你的脈象在肝脾腎皆有明顯的氣滯血瘀,又以肝脈最為明顯,中醫的肝主管情緒、壓力,神經調控、筋的強度,我等下會以肝經為主輔以脾腎經來治療。

另外,臨床研究也顯示,完美主義、急躁、容易焦慮的A型性格人是膀胱過動症好發的高風險族群。你工作壓力大,又律己甚嚴,正是好發群,也與你脈象上以肝脈異常度最大相符,記得適時放鬆,完美到99分就好,不要求自己120分。還有不要過度憋尿,膀胱累過頭了會跟你抗議的。」


《靈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婦人少腹腫...是主肝所生病者....狐疝,遺溺、閉癃。」

雖然腎與膀胱相表裡,膀胱病常會以腎為主論治,但肝經主冶也有小便失調的症狀。且綜合病史與脈象,以肝經為主論治。因目前症狀仍相對嚴重,故採用較多穴位來強化療效。

穴用:

太衝(原)、蠡溝(絡)、中都(郄)、曲泉(合)、陰包,以調理肝經氣血

三陰交、漏谷(太陰絡)、陰陵泉(合),以理脾

水泉(郄)、交信(陰蹺郄)、陰谷(合),使腎復司開闔

關元、水道、水分、陰交,局部取穴,加強療效。

針後查脈,諸脈較為平和,唯肝脈仍有一定澀滯感。


數日後回診,表示困擾感由9分降為5分,心情大好,不過查脈後,大約改善3成,告知好比腹飢甚吃炒飯,吃第一口最滿足,接著逐次下降,但填飽肚子的功效是一口一口積累上去的。所以接下來主觀的改善度會沒那麼多,但不用擔心。

尿急尿頻改善較多,但解尿較為不順,對比脈象,肝脈仍有澀滯,脾腎脈已相對平和,故減少用穴數。

穴用:

太衝(原)、蠡溝(絡)、曲泉(合)

三陰交、漏谷(太陰絡)、陰陵泉(合)

太谿(原)、交信(陰蹺郄)

關元、水分、陰交


第三診時,果然自覺進步沒那麼多,但難解的感覺已不明顯,頻尿感也由30分進步到最好可以一個半小時。肝脈仍較有澀滯。

穴用:

太衝(原)、蠡溝(絡)

三陰交、陰陵泉(合)

太谿(原)

水分(局部穴中澀滯較為明顯)

最後衛教茶葉等易利尿飲料不宜,飲水易少量溫飲,不要過度憋尿或因害怕而一直小解。這次是偏向氣滯血瘀的頻尿,和老人家因為腎氣虛衰的尿失禁成因不同,調理氣血見效較快,溫補腎陽來攝尿就要時間來逐步強化了。


參考資料:

台中榮總網頁

西園醫院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