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看風俗、習古方皆宜求因

 更換執業地方後,近期常開出「理中湯+生地、天冬」的組合。以前就學期間很難想像自己會開出這樣的組合,因為理中湯就是處理中焦虛寒的,脈症大概都是清冷低微虛弱的徵象。生地、天冬是滋陰清熱的,處理陰虛煩燥口渴的。以典型的證型來看,這兩組人馬很難一同出現。在學習過的方劑中只有滋陰降火湯中,因為配伍了大隊滋陰清熱藥,為防礙胃,用了白朮、生薑、陳皮、炙草等護住腸胃,但用量也不是很大。

仔細思考成因,應該還是因為最近遇到的人大多因為長期不自覺中食用辛香料(丁香、肉桂、小茴香、八角等)和食用炸物以及偏於晚睡,導致身體燥熱,又為了緩解燥熱感,狂灌冰水、綠茶等,造成中焦腸胃虛寒,但是其餘地方又是燥熱不已。

回想過往學習過的方劑中,示範處理陰虛的有,示範處理中焦陽虛的有,但一起處理的,似乎少見。雖然古方不能直接套用,但是怎麼應對,其實前人都已示範。只要細心體會前人組方用藥的精神、靈活拆解,其實很多遇到的突發情況,其實前人都遇過也留下應對方法了。

只是無腦直接套用就不是前人留方給後人的原意了。現代的中醫師常會遇到有人問為什麼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為什麼要用使用米酒水來料理?也會有長輩就診時問為什麼朋友那邊抄來的神方吃了好像效果不佳?

其實原因都只是因為這些習俗和神方的使用條件已經和現在不同了。

現代衛浴設備良好,有吹風機、有暖氣,有氣密窗,在寒天洗澡洗頭已不是太痛苦的事情。曾聽長輩分享他小時候看纏足的阿婆洗頭洗腳時的景況:阿婆頭髮解開後長及地面,阿婆總是會挑個大太陽的日子來洗頭,洗完後再用布細細搓揉髮絲來弄乾,最後再讓太陽把長髮和裹腳的長布曬乾,再把布和頭髮一圈圈的纏回去。那位纏足阿婆年輕時,如果剛好在冬天產子,在沒有吹風機、暖氣、氣密窗的前提下,硬是要洗頭洗澡只是增加受寒不適的機會而已。也因為那時代普遍環境如此,便約定俗成這樣習慣,流傳到現在,就是風俗,而且因為環境變化很多,當初有用的習慣,在現代看來就是不合時宜的無腦風俗。

有位科學家做了猴子的實驗,在鐵籠裡放猴子A,同時放香蕉,但是拿香蕉時就會電擊牠,之後再放猴子B進去,如果猴子B拿香蕉,就把AB猴一起電。如此反覆進行,到猴子F時,只要牠想拿香蕉,A~E都會扁牠。接著把被電過的猴子一個個移開,再放入新猴子,到了猴子Q時,就算科學家已不再把拿香蕉和電擊連在一起,也不再有猴子被電過,但是只要有猴子想拿蕉,就會被圍毆。風俗的產生常常也是這樣,所以對以前傳下的風俗如果覺得是笨蛋時,要往根本思考是不是因為條件變了。

在較農業化的時代,早晚溫差、露水、霧水等屬性偏寒濕的天候條件對人體影響很多,所以很多流傳下來的古方都因應這樣的條件而設計,有很多溫陽、袪寒濕的藥物。但是現在天候寒濕對人影響已不如以往強大,生活型態也差異很大,如果還是盲目拿這些舊時良方來定時進補,常常不會得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反倒是獲得陰虛體質而產生種種病症。

面對古傳風俗、古傳良方,需要思考前人為何這樣做的原因,才會學到前人的智慧,而不會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再來覺得古人通通無腦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