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肺主皮毛,補土生金--太白脫皮一例

 

肺主皮毛,補土生金。這是學習中醫時很常見的概念,在古代醫案裡,也有許多引用這概念的成功案例。不過在臨床上,更常出現的案例是肺開竅於鼻,補土生金的案例。譬如慢性鼻炎,脈見肺經風邪,脾土虛弱,則以補脾助肺袪風的方式取效。


曾遇一孩童因右足太白穴區皮膚易脫皮而薄又紅又粗糙就醫,診脈時最明顯的就是右關脾胃脈虛弱,雖自覺消化道症狀不甚嚴重,但因太白穴為脾經原穴,可診察脾經原氣盛衰,有諸內形諸外,結合脈象判斷是因土虛不能生金導致太白穴區脫皮,故以補脾胃方式治療,酌加黃耆引氣至表, 數次後,太白穴皮膚穩定恢復正常。

之後又因湧泉(腎經井木穴)、行間穴(肝經滎火穴)脫皮紅癢求診,結合脈診,為肝腎陰虛夾風邪所致,六味地黃丸合旱蓮草、防風為主方治療,數次後,湧泉、行間膚況回復兒童的細嫩。

治療中得知小孩是早產兒,從小各種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都要拖延很久,甚則發為哮喘。在中醫治療後感冒發作率較低,也較沒有讓家長神經緊張的大症發生。當初會尋求中醫治療,除了皮膚問題,也是希望能讓小孩的肺系症狀不要這麼嚴重。

原來古書特意記載的肺主皮毛,補土生金概念,似乎比較不直觀,似乎較少見,是因為在診所的日常案例中,小病較多,故少直接應用。而稍微嚴重、複雜點的,就會應用到這概念了。


祖師前賢誠不欺人,感恩能學到這套助人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