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中醫師,臨床上常會遇到失眠患者,或是難以入睡,或是眠淺易醒,醒後就難再入睡,總不外乎陰虛陽亢、氣鬱、痰阻,造成陽不入於陰而不寐。先排除常見的干擾因子,諸如咖啡因、藍光、過飽、太晚運動、情緒過激等。只要適宜用藥,多數可獲得明顯改善。
最近遇到一位中年男子,主訴是睡覺都會發生頭痛已經半年多,但是平常完全不會,而且沒有其他特別誘發緩解因子。平常是大夜班,入睡不容易,而且睡前、睡中、睡後,都會有頭痛不適。
查驗脈症病史後,發現除了常見的陰虛,還多了一個明顯的肺肝風邪,給予生地、丹皮、玄參滋陰清熱,再佐以葛根湯、刺蒺藜袪風解表。
一週後回診自述長達半年的眠差和睡覺頭痛已經改善大半。再依原方意略調,給藥一週。
一月後患者因他症回診,自述服藥二週,半年之症全除。查脈發現陰虛和肺肝風邪已消除。
陰虛易難眠,常見。難眠加上睡覺才會發作的頭痛,較少見。依此例觀之,應是入眠時,陽入於陰,衛外陽氣不足,束表之邪相對變重,故誘發頭痛。只要分頭除掉風邪,解掉陰虛,把陽入陰的障礙排除,就能讓此患者的不適改善。不過因為之前長期大夜班,之後睡眠要能穩定,還是有賴於作息的規律,不要太晚睡,才能正常啟動人體的自我滋陰功能,讓睡眠深度足夠。
小年夜以此文誌之,願大家夜夜好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