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活潑好動、天真可愛,是家長手心中的寶貝。不過如果過度亢進,吵鬧不休,常造成家長與旁人的困擾。也有的小朋友,上課時無法集中注意力,連安靜一下都很困難,造成學習障礙。遇到這樣的狀況,千萬不能輕率的貼上過動症的標籤了事,而要想辦法找出小朋友難以安靜的原因,給予解決。
小朋友難以靜下來的原因很多,有些問題是出在週遭環境,而不是小朋友本身。可能是環境太熱太冷太悶,或是課程過深或過淺、老師教法不適合、被隔壁小朋友欺負、坐太遠又近視看不到字、或是有心事等等。有時候是家庭教育讓他養成哭鬧躁動的習慣等等。
在中醫臨床上,常見到原本活潑又乖巧的小朋友,變得狂躁不安,完全靜不下來。排除掉上述的社會環境因素,常常可以發現是因為各種因素引起的「心肝火旺」造成小朋友躁動不安的。只要用適當的藥物解除,就可以讓小朋友不再被體內臟腑的偏亢而干擾心神,影響日常生活了。
中醫的觀點中,心主神明、掌管高級智能活動,肝主怒,和自律神經系統有密切關係。處於生長期的小孩,先天上,心肝兩臟就容易處於輕微興奮的狀況,只要不過度,皆屬於正常範圍。不過因為這樣的先天特性,只要有外界的干擾進來,這兩臟就相對容易被擾動而造成小朋友躁動不安,而小朋友相較於大人比較不會忍耐煩心的感覺,故而容易外顯出來。
臨床上,常見容易干擾小兒心神的因素有三:感冒後的變症、過食烤炸辣補品羊奶等辛熱膩補之品、太晚入睡。
這三者都容易讓小兒的心肝兩臟火旺。治療上常依情況給予生地、連翹、赤芍、丹參、牡丹皮、薄荷、滑石等清熱涼血透熱之品,治療後小朋友的精神都能回到活潑但穩定的狀況。但最重要的還是感冒及早治療,以免變症橫生;飲食清濃相兼,均衡飲食;早睡早起,斷絕致病之源才能讓家中的小寶貝活潑可愛、靈巧可人。
圖片取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圖片取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