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針灸改善巴金森氏症的困擾


 

巴金森氏症最困擾人的症狀,是靜止時手足顫抖、但行動時又僵硬緩慢,站立不穩,行走時上身前傾,步伐變小邁不開變成小碎步。現代醫學普遍認為是中腦黑質部可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退化不足所致。日前一名女性患者,針灸治療六次後,肌僵減輕許多,步伐加大,步速加快,上身也較為挺直,靜止時手足大抖減為僅右手姆食指及左手中指微微徐動。整體治療方針是以處理「陽明寒凝、厥陰風動」為主。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肺炎後身熱難退一案

 今年夏末一近三旬女性求診,自述因不明原因肺炎高燒(40度)住院治療2週,出院後3週仍反覆發燒,求診當下體溫為37.8。細問後得知,身發熱午後加重。汗出不止,夜汗尤多。手心熱,口乾舌燥,眠變差,便變不暢。風免檢查無異常。精神及納食尚可。左太谿及崑崙隱隱作痛。

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蕁麻疹反覆發作與月經量過多


一位女性患者因反覆發作的蕁麻診就診,診察後得知是由「血熱有瘀和風濕在表」所造成,服藥兩週後告知皮膚發癢起疹的情況已經減輕許多,同時脈象上所呈現的澀數脈與浮濡脈也消散許多,患者表示很開心,但是月經量減少很多。

2020年10月31日 星期六

2016-念念書-多冰胖胖杯vs厚朴溫中湯

 最近剛調到大雅,鄉親們真是熱愛中醫,市區中醫診所密度超高,但每診也是有滿滿的初診,讓初來乍到的小醫驚訝不已。

但鄉親們除了支持中醫,更支持各式各樣的飲料冰品,才來沒多久,就發現一堆人的問題,不管是月經痛、筋骨痛、想睡睡、便便黏 腳腫腫,一問之下常都是熱烈支持冰品造成的。難怪診所一堆去痰飲水濕的方:二朮湯、厚朴溫中湯、五積散、平胃散、胃苓湯。
以前聽學長說過,厚朴溫中很威,去寒濕好用,不過對它卻只有淺淺的認識,趁現在有很多應用機會好好來熟悉一下,除了醫砭以外,還找到這篇文章,看完後對平胃散和厚朴溫中的分別又多了些理解,放上來跟同好分享。
李東垣好威!
-----------------------------------------------------
厚朴溫中湯重在祛邪

2016-耳穴小心得

 


1 得效快,貼上強刺激後立刻緩解不適。

2兼具鬆解肌肉功能。不是單純騙騙大腦而已,貼後以手觸診,緊繃的肌肉確有鬆開。

3痛那貼那(指痛貼指,腕痛貼腕),以同側效果較好,貼一邊可達3成效果,貼兩邊可達5成

4好處是療效持久,因為豆子可貼3-7天,缺點是力量不強。應該可以當作體針的輔助療法。

5鎮痛效果強,或許可以拿來很快的治標,當成NSAID,fentanyl之類的角色,患者如果痛就自己給一下劑量。

6 耳神門安神的效果不錯,心慌或煩燥時貼上去立馬神清氣爽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2017-01-12 一條龍下診前遇見吸不到氣的狂奔小豬(附同道回饋)



PM9:20,耶!病歷上傳,準備下班。

忽然電話響起「許醫師,樓下有病人說吸不到氣,說早上給你看過,我請他上去嘍」

年約60的伯伯坐在面前,說晚上洗完澡後就覺得胸口悶悶的吸不到氣,一旁的太太緊張的問是不是心肌梗塞阿。

2016-11-23診間偶遇小火龍(火鬱發之)

 今天一位阿姨來看腰痠痛,自述自從生完第三胎後就常常腰痠腰痛,久站更甚。看了一下病歷,前陣子才因[過度口渴症候群]給學姐看過,順口關心一下近況,結果口渴改善了,但是舌頭前半段一直感覺到熱癢刺痛乾,會忍不住一直舔弄,但是越舔越乾,卻也止不住想舔的慾望,而且喝水也沒辦法改善,讓她擔心到去中榮做檢查,卻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看起來面偏白,舌紅津略少。原本猜說應該會心脈盛,好奇把一下脈卻完全不是這樣。

疑似菜花一例及隨想-2018-08-20(肝腎濕熱 正氣不足)


                                                                          (圖片取材網路資源,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半年多前,有位年輕人來到診間,主訴最近肛門癢癢的,還有凸出物。我一開始還以為他是烤炸辣吃多痔瘡發作。再追問,原來是半月前曾anal sex,後來開始有搔癢感,並長出贅生物數顆,google後覺得自己應該中了菜花,但電燒、冷凍、雷射聽說很痛,睡覺都要趴著,復發率也高,擦藥膏療效好像也不穩定,故跑來中醫試試。

沒接過這樣的患者,只好先四診搜集資訊,形瘦神疲,舌淡紅苔薄白,右脈寸關細無力,右尺及左關尺緩數有力。由於並沒親眼看到患處,也不敢確診是不是圭狀濕疣,但肝腎脈都有明顯濕熱的表現,配合病史、症狀,推論為濕熱直入下焦,菜花或是其他性病的可能性是有的。同時右寸關脈的虛損和神色外態的表現為正氣不足,也符合HPV某些基因型有伺機性感染的特色

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針灸和方藥配合改善睡眠障礙


 

眾所週知,睡不好的原因百百種。有的人因為壓力大而睡不著,時日一久即使原本的觸發事件已經解除,身體卻還是回不去安穩的狀態。有的人因為長期過度勞累,透支身體,導致明明很累了,卻還是一直虛性亢奮而難眠,愈累就愈睡不著,愈睡不著就愈累,惡性循環。

在中醫的角度來看,睡眠是在夜間時陽入於陰,凡是五臟六腑有所偏差,都有可能導致睡眠機制啟動失敗而睡不好,也就是「五臟六腑皆令人不得眠」。中醫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分析每個臟腑的虛實偏差,給予相應調整的藥物,令五臟安和,人就睡得安穩。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頭痛想要快快好,我可以做什麼?

 臨床上,很常見到頭痛的患者,有的痛在額頭和眉棱骨,有的痛太陽穴,有的整個後頭連脖子都又痛又僵硬,也有些人只痛頭頂的。

(圖片來源:https://www.health.harvard.edu/pain/headache-when-to-worry-what-to-do )

除了規律服藥外,我也常告知患者,只要多注意一些事,你的頭痛會好的更快,也不容易再復發。

頭痛的原因及分類百百種,謹就我臨床上常見的類型來說明。

小腦萎縮症的60歲阿姨-針刺效應觀察

 (此為2019舊文)

漸有笑意的抑鬱阿姨~SCA患者針刺反應觀察

SCA (脊髓性小腦萎縮症,Spinocerebellar ataxia)

60歲的阿姨昨日回診,繼續看她工作勞損的手痛。針灸之前,我看了一下她的臉部說:阿姨,你的臉現在比較有光澤了耶,不會像之前都黑黑暗暗霧霧的,眼袋也比較小一點了,也比較光滑,以前都黑腫皺黯,現在比較偏紅棕了。而且你之前來的時候手都會不自主抖動,現在也都不會了耶。

阿姨靦腆的笑了笑回說:對呀,我自己照鏡子也有感覺,工廠的小妹妹也說我現在氣色看起來比較好,自己也覺得身體比較輕鬆,就是有感覺比較好,才一直回來給你針呀。

我:好喔,那要繼續加油。


不過阿姨以前是笑不出來的。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秋老虎-針灸舒緩一例

                                           圖片取材自網路資源,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60歲女性,自述早上下田農忙,中午回家後卻感覺全身煩躁感,坐立難安,合併胸悶及上腹悶脹,呼吸不利,欲休息卻沒辨法休息,到了傍晚依舊沒有減緩跡象。自覺可能是中暑了。

2020年8月19日 星期三

胃寒頭暈發作-以針灸取效一例

 早上近11點看診空檔,同事進診間表示頭暈不適,希望我能協助。一問之下,頭暈是今天早上開始才漸漸加重的,到了現在愈發不適,頭暈兼有微噁心感。

2020年8月13日 星期四

吃硃砂會鉛中毒?硃砂的藥性與毒副作用。


  

近日硃砂讓人鉛中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舉國皆知,民眾心裡害怕,多數中醫師覺得傻眼,不是民國94年就已全面禁用了嗎?到底是那來的?許多前輩也分享對於硃砂這味目前已禁用藥物的看法。因為這風波,我也去查了文獻並參考前輩們的看法,好好了解這味只聞其名,未曾好好了解的古藥。以下是查閱到的一些要點,供大家參考。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TMJ痛反覆發作-20190720

拔牙後?TMJ痛反覆發作

30初女性,自述一年前拔牙後,腫脹疼痛服消炎藥二月餘,期間下巴僅能微開合。之後功能大致恢復,但仍時感緊繃不適,時常小發作,頗為惱人。 求診前兩日,忽然痛甚,右 TMJ附近 肌肉 痙攣疼痛 關節活動障礙 局部按壓疼痛 放射痛至顳側及側頸部,難以吞嚥,頭痛如同感冒時頭痛感,服止痛藥無效,痛勢愈作,不知如何,想起腰痛曾針灸好,故試著求助針灸看看。
觸診時,頰車按之不痛,天容穴反倒輕觸即拒按,SCM條索狀按痛。切脈時左關浮取弦中取滑弦濇數。左中渚外關按之酸軟。

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小朋友走路姿態異常-服中藥改善一例。

近日,有以前患者來現在服務診所調理小朋友的生長發育。

言談中,提及以前曾因為小朋友走路時總是會雙腳內八、上半身不自覺前傾,導致走路姿勢異常,下肢動力鏈傳導不甚順暢。服藥三次後,就改善很多,現在已經都不會了。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一流汗就又刺又癢數年-服中藥痊癒一例。





一年輕男子,因頭皮、後項、前胸、後背,每次只要快流汗又流不出時,就會刺癢難受而就診,自述病程四年以上,夏天減輕,冬天加劇,每次運動出汗前,或是天冷吃麵時特別容易發作,有鼻過敏病史,喜涼飲,自覺平常不易出汗。工作場所都吹冷氣居多,做此工作後漸漸加重。偏晚睡,常食辛辣食物。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總是想吃冰喝涼,吃了冰涼卻又肚子痛

 

 臨床上常會見到不少患者,來看腸胃毛病。囑咐冰涼飲品不要過度食用時,常會聽到患者反應:「我也知道不要吃太多冰涼的呀,可是就是受不了想吃,不吃就渾身難受,但吃了又肚子不舒服。」為什麼會這樣呢?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左胸痛-針灸藥療效觀察



109.2月 
四旬壯實男子就診,自述無運動受傷史,左胸時時悶痛,已數月,近日加重,故來就診,除了用藥,希望也能針灸,以前針灸過效果不錯。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小病小痛要不要看醫生?兼論止痛藥使用。



先說結論:小病痛出現,調整習慣後,等一週還沒自己好,請看醫生。再拖下去,通常也不會好,還常會更嚴重。

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補坎益離丹為什麼用海蛤粉?




  
對海蛤粉的了解是從黛蛤散開始的,知道它可以化老痰、熱痰、堅痰。讀到鄭欽安先生的補坎益離丹後,一直不解,為什麼他不用龍骨、龜板、牡蠣之類的介類藥,而獨鍾海蛤粉,研讀了一些古代醫家的論述後,有了一點想法:

2020年1月31日 星期五

疫病來了怎麼辦-2019-nCoV



2020年初,2019-nCoV由武漢傳開。病毒來源眾說紛芸,有說生化武器流出、有說山產亂吃造成的,能確定的是,它是新型的RNA病毒。而RNA病毒的特性就是基因組容易變異,在傳播過程中容易有各種新的變種產生,造成疫苗開發困難。也由於是全新的病毒,現代醫學對它尚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多採支持療法,症狀療法,靜待人體免疫力擊退病毒。

在全球移動快速、疫病容易全球擴散的年代,加上人類不斷侵入野生動物棲息地,各種新型病毒的出現可能會是未來的常態。對這樣的情況,由中醫的角度發想,各種傳染病流行時我們能作些什麼呢?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痛風食物中醫觀點&期刊文獻回顧摘要


(圖片取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移除)

    蕭醫師的文獻回顧文章中,斷開了植物性高嘌呤食物與痛風多年的錯誤連結,讓我想簡單說說中醫的飲食觀,並與文獻回顧相印證。

    中醫的飲食觀念中「多元、均衡不過度」是最核心的概念。
平常飲食只要能把握這個簡單的原則,痛風及各種慢性代謝疾病就不容易找上您了。飲食如果偏向一極,則容易產生疾病。肥甘厚味過度,似乎讓人尿酸高痛風作,但若餐餐清如水,卻也會讓人身體虛寒,體力不佳、神疲懶言。